如何監測防治林業病蟲害
1、建立完善的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有關部門需要在林場中設計監測點,并做好全面的管理工作。結合病蟲害檢測需求,建立完善的監測體系,優化檢測制度,將每個監測點的作用充分體現出來。要對林區內監測點的預警能力進行掌握,對林木病蟲害防控項目進行完善,優化檢測手段,將現代化科學技術和先進設備應用到林木病蟲害的檢測工作中,并將各個地區的監測點聯系起來,構建一個 *** 監測體系。還需要將病蟲害檢測工作落實到實際工作中,掌握檢測工作的開展情況,實現各項設備的充分使用。想要進一步提高病蟲害的檢測質量和效果,促進林木病蟲害檢測工作的有效落實,可以制定相關制度,并將該項工作納入到績效考核中,讓各部門可以積極的開展林木病蟲害檢測工作,保證任務的完成效果。
2、強化預報監測
堅持預防為主的林木病蟲害防控原則,轉變過去被動的防治理念,變被動防治向著主動防治轉變,促進地區林木病蟲害防治工作由過去重視防治向著重視預防轉變。要始終堅持監測全面、預警準確、預報及時的要求,以提高林木病蟲害監測預報準確率和覆蓋面為目標,對主要林木病蟲害發生進行動態化監測,并制定短、中、長期的監測預報計劃,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和及時防控。要始終堅持專業監測預警和群眾監測預警相結合監測形式,充分發揮測報員的作用。林業技術人員、護林員對蟲害高發地段進行重點監測,并對發生的蟲害及時上報,組織專業人員進行現場防治指導。同時還要做好林木病蟲害調查工作,準確掌握發生規律、生活習性、發育歷期等基本信息,并根據監測數據,發布至少 10 期監測預報信息,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同時做好其它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的踏查工作,準確掌握種類的發生面積、發生程度等信息,保證報表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
福建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了有效防治林業有害生物,保護森林資源,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國務院《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林業有害生物預防、檢疫、除治及其監督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應當遵循 *** 主導、社會參與、預防為主、科學防治、綜合治理的原則。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應當加強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領導,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協調解決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建立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目標責任制,建立和完善 *** 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鄉(鎮)人民 *** 、街道辦事處應當按照有關要求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相關工作;村(居)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第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其所屬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機構(以下簡稱林業防治檢疫機構)負責執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具體任務;鄉(鎮)林業工作站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林業有害生物的調查監測,指導督促防治工作,并協助做好林業植物檢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發展和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農業農村、交通運輸、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和口岸動植物檢疫機關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相關工作。第六條 林業生產經營者應當對其所有或者經營管理的林業植物及其產品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落實“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第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及其林業主管部門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普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知識,增強公眾防御林業有害生物災害的意識和能力。第八條 鼓勵、支持科研、教學和生產經營單位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科學研究,引進、推廣和應用先進技術。第二章 預 防第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對松材線蟲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應當每年組織開展專題調查,將普查或者調查結果報同級人民 *** 和上一級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備案;對新發現林業檢疫性有害生物的,應當及時查明情況,立即報告同級人民 *** ,并逐級上報省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
國有森林和林木的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調查,由其經營管護單位組織開展;集體和個人所有的森林、林木的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調查,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或者鄉(鎮)林業工作站組織開展。第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監測 *** ,配備專(兼)職測報員,組織開展林業有害生物動態監測。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森林資源分布狀況、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和調查監測結果,編制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報同級人民 *** 批準后組織實施。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林業有害生物預警預報制度,及時向社會發布本行政區域預警預報信息;未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會發布預警預報信息。
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根據林業主管部門的要求,向其提供林業有害生物預警預報所需的氣象服務信息;廣播、電視、報刊、 *** 等媒體應當無償刊播經授權發布的林業有害生物預警預報信息。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應當加強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和突發林業有害生物事件應急處置體系建設,完善應急處置機制,落實防治目標責任制,組織并督促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疫(災)情。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方案和突發林業有害生物事件應急預案,報同級人民 *** 批準后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健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應急物資儲備制度,組織開展應急演練。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農業農村、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和口岸動植物檢疫機關發現危害或者可能危害林業植物的有害生物時,應當及時通報同級人民 *** 林業主管部門。
林場樹木病蟲害防治途徑
林場樹木病蟲害防治途徑
物理防治是利用射線、機械阻、熱處理隔等 *** 對植物病蟲害進行防治。無論何種生物對熱都有一定林業防治病蟲害資質的忍耐性林業防治病蟲害資質,生物超過限度便會死亡。
【摘要】 林業是我國的重要產業之一,病蟲害卻造成林業防治病蟲害資質了林業很大的損失,不僅如此,病蟲害將會影響林業的發展,所以對于林業來說,防治病蟲害的產生是一項關系重大的任務。本文主要對林場樹木病蟲害簡要分析,并且提出一些防治的措施。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措施
一、發生病蟲害的原因
眾所周知,病蟲害會影響林業的發展,總結誘發病蟲害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之一,病蟲害的傳播速度較快。這些病蟲害危害森林木業,其傳播的速度非常的快,它們不僅僅可以主動傳播,而且也可以通過自然動力進行傳播。除此之外,害蟲的繁殖非常快,害蟲如果沒有被消滅干凈,其殘留也會進行猖獗的繁殖。所以我們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就更加困難。綜上所述,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我們想辦法避免病蟲害的傳播。
第二,由于大量的人工造林,導致了病蟲害的產生。當前,各地都在進行人工造林,但是由于農民不清楚林木的特征,習性,有些樹木會助長病蟲害的產生,有些林木種類的選擇不合理,使一定范圍內的病蟲害大量傳播,這些都是人們的認識不足造成的,更何況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專業人士,對植物了解的十分詳細。
第三,害蟲大多有超強的適應能力。害蟲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很強,即使環境發生變化,它們也可以很快適應這種環境的變化。除此之外,變化的環境會增強害蟲適應環境的能力。害蟲早就對我們長期使用的一些滅蟲化學藥劑產生了抗性,滅蟲效果更是大不如前。我們只有根據害蟲的特點,研究新型滅蟲藥。才更有效的防治害蟲害。
二、目前林業病蟲害現狀伴
隨著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環境質量卻大不如前。我國是林業資源的需求大國,我國的經濟發展需要林業的支撐。發展林業不僅使城市環境發生實質性變化,而且生態建設愈加完善。但是病蟲的滋生蔓延卻給林業生產帶來了大災難,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我認為,況下病蟲害對林業生產的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之一,病蟲害的個體數和品種數每年都在猛烈的增長。雖然林業生產的發展突飛猛進,樹木種類和數量更是呈現上升趨勢,但隨之病蟲害的數量和種類也開始了大踏步的突躍。除此之外,一些從外國帶進國門的樹木舶來品,由于國民的認識不清,使一些病蟲大量的滋生繁衍,為國內林業發展帶來了大災難。另外,國內樹木的大面積種植,也不外的為一些病蟲害滋生蔓延創造了便利條件。最后,由于一些管理人員的經驗并不充足,卻盲目操作,從而使病蟲有了可乘之機,從而給林業生產帶來了經濟損失。
第二,樹木遭受病蟲害的威脅正愈加嚴重。目前,病蟲對林木的大肆入侵,對林木造成的經濟損失無法估量。尤其一些國外的昆蟲被不小心帶進國內,由于生物入侵,更是令人無法估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們目前還不掌握防治 *** 的昆蟲,所以產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經濟損失,更是對樹木的質量產生了相當的影響。另外雖然這些年,人們對害蟲的防治技術有了可觀的進步,但是害蟲對藥物的免疫力也在進行不可忽視的變化,所以目前的一些防治措施的效果并不是十分可觀。
三、病蟲害的防治
隨著林木業的不斷發展,人們總結出了一些應對病蟲的 *** :
之一,進行化學防治。所謂的化學防治便是利用化學藥物對病蟲進行防治,化學防治的優點是進行方便,快捷,作用時間長等,所以如今的應用相對廣泛。人們通常利用有毒物質對害蟲的'正常生理過程進行擾亂,使其不能正常進行,進而殺死有害昆蟲
第二,對昆蟲進行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人擁有不對人類和家畜造成威脅,不會使害蟲產生抗性,不會影響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等化學防治無法比擬的優點,除此之外,林業防治病蟲害資質他還可以調節生態平衡。不可避免的由于其殺蟲效果受到環境的限制為,操作難度較大,而且操作相對不容易,大大的影響了這種 *** 的實行。生物防治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可觀的,中國可應用于生物防治的微生物,昆蟲等生物的種類相對富裕??偠灾?,利用生物防治來減少病蟲害的蔓延是目前的最首要發展方向。
第三,微生物防治。微生物防治主要是使某種特定的微生物侵入病蟲害體內,殺死病害蟲或抑制其生長發育。例如,紫云金芽孢桿菌是一種只對蝶類(鱗翅目)的幼蟲有治病作用的微生物。這種微生物能產生一種適用于約150種鱗翅目幼蟲的特有的腸毒劑,它可以在幼蟲腸內溶解毒素。研究昆蟲病理學是為了能取得像化學殺蟲劑一樣的快速防治效果,調節蟲口密度,使它保持在危險限度水平之下,從而達到長效的防治。
第四,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射線、機械阻、熱處理隔等 *** 對植物病蟲害進行防治。無論何種生物對熱都有一定的忍耐性,生物超過限度便會死亡。在園林樹木進行病害蟲防治時,熱處理包括干熱和濕熱兩種。機械阻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蟲害。例如通過太陽能高溫消毒和冬季低溫殺死病菌蟲卵,在夏天時地表覆膜,可通過陽光高溫進行消毒。在60℃以上氣溫中處理5-7天,可以殺死土表的蟲卵和病菌。在初冬時翻土,利用寒冷氣溫,也可消滅土壤中的一些病菌和蟲卵。
四、結語
近年來,迅速發展的林牧業已成為我們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病蟲害的防治已經成為一個我們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但是隨著病蟲害種類和數量的不斷增加,防治病蟲害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所以林木業的管理者應該采取積極的措施,多學習一些關于病蟲害的防治知識。如果林木能夠健康快速生長,必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所增益。
參考文獻
[1]劉有蓮.馬尾松毛蟲越冬代幼蟲空間分布格局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3):67-68.
[2]陳君.淺談園林樹木病蟲害控制[J].現代園藝,2011,(13)
[3]李春陽.林場樹木蟲害的防治 *** [J].科技風,2010,(02):109-110.
[4]郭萬寧.淺論園林樹木病蟲害的防治 *** [J].新農村,2011.07.
;

安徽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條例
之一章 總 則之一條 為了有效防治林業有害生物林業防治病蟲害資質,保護森林資源林業防治病蟲害資質,維護生態安全林業防治病蟲害資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國務院《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林業防治病蟲害資質,結合本省實際林業防治病蟲害資質,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林業有害生物的預防、治理和森林植物及其產品的檢疫等活動。
本條例所稱林業有害生物,是指對森林植物及其產品構成危害或者威脅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植物及其產品,包括喬木、灌木、竹類、花卉和其他森林植物,林木種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木材、竹材、藥材、果品、盆景和其他林產品。第三條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科學防控、分類施策、依法監管的原則,實行 *** 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堅持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應當加強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領導,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納入防災減災體系和林業發展規劃,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鄉鎮人民 *** 、街道辦事處、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等應當按照各自職責,組織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相關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縣級人民 *** 有關部門、鄉鎮人民 *** 、街道辦事處、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 *** 農業、水行政、住房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經濟和信息化、交通運輸等部門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以及電力、通信、郵政等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相關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 ***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機構(以下簡稱林檢機構)承擔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檢驗檢疫、防治督查以及相關技術服務、業務培訓等工作。第六條 森林植物及其產品生產者、經營者和利用者應當履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直接責任人的義務,采取有效措施,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第七條 省人民 *** 及其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開展松材線蟲、美國白蛾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攻關,加強防治技術研究的交流與合作。
縣級以上人民 *** 及其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力度,鼓勵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技術研究活動,提高科學防治水平和能力。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 *** 及其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宣傳普及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知識,增強公眾防治林業有害生物的意識和能力。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規和知識的宣傳,進行輿論監督。第九條 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參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對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中及時報告疫情或者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 預 防第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每五年組織一次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對松材線蟲病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專項調查,重點區域不少于二次;對美國白蛾每年至少組織三次專項調查。普查和專項調查情況應當向本級人民 *** 和上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縣級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需要,及時組織其他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的專項調查。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根據森林資源分布狀況、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和專項調查結果,編制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規劃,報本級人民 *** 批準后組織實施。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 ***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體系,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基礎設施建設,科學布局監測站點,確定監測對象,劃定責任區,落實監測人員,推行監測網格化管理。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偷盜、擅自占用或者移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設備設施。確因工程建設需要遷移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監測站點的,應當征求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遷移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第十三條 國有森林、林木由其經營管護單位組織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情況調查;集體和個人所有的森林、林木由鄉鎮人民 *** 、街道辦事處、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等組織開展林業有害生物情況調查。調查情況及時報告上級林檢機構。
單位和個人發現森林植物出現異常情況,應當及時向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林檢機構報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林檢機構應當及時調查核實。


獲取資料
顧問電話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