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資質業務范圍

不動產測繪:日常地籍調查及縣級以下地籍總調查中的地籍測繪。 規劃許可證載單棟建筑面積5萬m以下;單個合同標的不超過建筑面積100萬m。工程測量:四等以下。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第五條 測繪業務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海洋測繪(含港口和內陸水域測量)。

.測繪航空攝影 一般航攝包含膠片航空攝影、數碼航空攝影、機載激光掃描、機載SAR成像。3.攝影測量與遙感 從事高分辨率衛星影像處理與提供的單位,應當取得攝影測量與遙感內業專業子項的測繪資質。

不動產測繪資質通用標準:申請主體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丁級測繪資質的業務范圍僅限于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海洋測繪,且不超過上述范圍內的三項業務。 通用標準主體資格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我們公司在廣州,打算辦理工程測量乙級資質,想問下這個資質可以承接省...

理論上可以,實際上有困難。2014年《測繪資質分級標準》規定: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各專業標準中乙、丙、丁級的人員規模、儀器設備數量要求。

乙級資質可承擔下列建筑工程的施工: (1)高度100米以下的工業、民用建筑工程; (2)高度120米以下的構筑物工程; (3)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工程; (4)單項建安合同額億元以下的建筑工程。

乙級單位可在本部門、本地區內承擔各類中型以下建設項目的工程國造價咨詢業務。

水利工程測量不得承擔特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線路與橋隧測量為300km以下的線路,多孔跨徑總長在100m以下的橋梁,4km以下的隧道;地下管線測量管線長度300km以下;礦山測量礦區控制面積200km2以下;工程測量監理相應于上述限額。

不可以,乙級資質只能在本省。甲級可以出省。

乙級測繪資質作業限地點就限本地嗎

1、沒有國土測繪資質和建設部測量資質這一說法。只有測繪資質。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

2、不可以測繪資質作業地域,乙級資質只能在本省。甲級可以出省。

3、可以測繪資質作業地域,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對測繪資質等級的要求只有從事領域的限制測繪資質作業地域,而沒有區域的限制,我見過一個丙級資質的公司還接國外的活呢。

4、考核指標和作業限額,不得突破通用標準的規定。調整后的標準應當報送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備案。就是說乙級資質各地要求是不一樣的,一般工程發包方是不大理會外來資質比本地資質高還是低的,往往在甲級和本地之間挑選。

測繪業務能否跨市

你好,凡是取得相應等級的測繪資質證書后,可以在資質許可的業務范圍內,在全國承接相應的測繪任務。

年8月1日起施行《測繪資質分級標準》,十大專業中乙級資質可承擔九個專業(導航電子地圖 *** 專業除外),作業限制不涉及地域,僅限制市級以下、測圖面積及管線長度等。這就意味著作業范圍無限制。

,看某地的招標公告,參加投標。2,按當地的要求辦相關手續。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主要內容: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負責全國測繪資質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照本辦法的規定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專業類別和作業限制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

法律分析:《測繪資質管理辦法》是為了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規范測繪資質行政許可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的規定。

法律分析:《測繪資質管理規定》包括:總則、申請與受理、審查與決定、變更與延續、監督管理、罰則、附則7章37條。法律依據:《測繪資質管理規定》第四條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

測繪資質管理是指國家對測繪資質作出具體規定,對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進行測繪資質審查、發放測繪資質證書、進行測繪資質監督、依法查處無資質測繪等行政活動。

法律分析:為了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規范測繪資質許可行為,維護測繪市場秩序,促進測繪行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

測繪資質的業務范圍包括什么?

1、專業標準包括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 *** 、互聯網地圖服務。

2、不動產測繪:日常地籍調查及縣級以下地籍總調查中的地籍測繪。 規劃許可證載單棟建筑面積5萬m以下;單個合同標的不超過建筑面積100萬m。工程測量:四等以下。

3、申請主體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申請不動產測繪的單位,測繪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超過本標準對專業技術人員要求數量的60%; 同一單位申請兩個以上專業范圍的,對人員數量的要求不累加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