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在備案申請中故意提供虛假承諾虛假資料給予什么處罰?
一、故意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有什么后果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二十二條: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因登記錯誤,造成他人損害的,登記機構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登記機構賠償后,可以向造成登記錯誤的人追償。
二、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有哪些立法意見
立法征求意見過程中,普遍認為,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對于登記錯誤登記機構應當如何承擔責任,有不同的意見。有的提出,因登記機構的過錯,致使不動產登記發生錯誤,因該錯誤登記致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遭受損害的,登記機關應依照國家賠償法的相應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這種意見認為,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因執行公務的過錯給公民、法人造成損害的,應承擔國家賠償的責任。具體承擔責任的部門,包括 *** 、法院和檢察院等。不動產物權登記是以國家的公信力為不動產的交易提供法律基礎的行為,如果登記錯誤的原因是登記機構的過錯,而當事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因該登記受到損害,登記機關應當承擔國家賠償責任。
同時認為,國家賠償責任是過錯責任,如登記機關沒有過錯,則不應承擔責任。如果登記錯誤是登記機構和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的共同過錯,則他們應當承擔共同責任。有的提出,因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漏登、誤登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由不動產登記機構賠償,但不贊同適用國家賠償法并由國家出資賠償,而是建議設立不動產登記賠償基金,在不動產登記業務中根據一定的標準收取一定的費用,納入不動產登記賠償基金,該基金只能用于不動產登記賠償,不能挪作他用。
三、不動產登記錯誤一般有哪些情形
實踐中登記錯誤的發生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登記機構工作人員疏忽、過失等原因造成錯誤;
二是登記申請人等采取欺騙手段或者與登記機關的人員惡意串通造成錯誤。目前土地登記規則等有關登記工作的規范,很少對登記錯誤的責任問題做出規定。海域使用權登記辦法規定,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因審查疏忽導致錯漏登記或者表證不符的,應當及時更正,并將更正結果書面通知海域使用權人;給海域使用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申請人故意提交虛假資料導致登記機關登記錯誤的,如果不動產真正的所有權人的利益受到損害,查證屬實后不動產登記的申請人就要進行損害賠償,以上就是找法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故意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有什么后果內容。如果還有什么不理解或者遇到什么問題,可以咨詢找法網律師,他們會給您專業的建議。
公司法規定提供虛假的資料怎么處罰
公司法提供虛假測繪資質提供虛假資料處罰的資料測繪資質提供虛假資料處罰的處罰是虛報注冊資本、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測繪資質提供虛假資料處罰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測繪資質提供虛假資料處罰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虛報注冊資本的公司,處以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之一百九十八條
【虛報注冊資本的法律責任】違反本法規定,虛報注冊資本、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虛報注冊資本的公司,處以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對提交虛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提供虛假材料獲得許可證的怎么處罰
法律分析:之一,行政機關對申請人的申請不予受理,或者受理了但是不予許可,并給予申請人警告,要求其誠實申請,不得再有類似行為。
第二,對于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行政許可申請,如果申請人隱瞞情況或者故意提供虛假材料,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申請人申請直接關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事項的行政許可,如果有隱瞞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的行為,即屬于情節嚴重,其騙取行政許可一旦成功,就可能造成重大危害,所以,本條規定的一個有效措施,就是讓申請人在一年內不得再次申請該行政許可,這是對其申請資格的限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八十條 被許可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涂改、倒賣、出租、出借行政許可證件,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 *** 行政許可的;
(二)超越行政許可范圍進行活動的;
(三)向負責監督檢查的行政機關隱瞞有關情況、提供虛假材料或者拒絕提供反映其活動情況的真實材料的;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違法行為。



獲取資料
顧問電話
評論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