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考研考哪些科目

測繪專業考研主要考政治、英語、數學、測量平差或測量學。其中專業課的考試根據不同院校的要求決定,建議各位同學可以在自己所報院校查詢確認,提前準備復習。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測繪工程專業主要培養能掌握空間信息獲取、處理、分析、表達與應用的基本原理與 *** ,掌握現代空間測量技術、數字攝影測量與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的基本理論,具有堅實的數學、外語、計算機應用基礎和良好業務素質的高級測繪科技人才。

測繪工程專業考研院校推薦

測繪工程專業考研可以選擇的院校主要有武漢大學、 *** 信息工程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長安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河海大學、河南理工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東南大學、西安科技大學、東北大學、東華理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

測繪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測繪考研考試科目主要有語文、數學、英語、邏輯等四科,時間為三小時。測繪工程碩士報名條件是本科畢業后在測繪相關行業工作三年以上的在職工程技術人員均可報考。考試形式為全國工程碩士聯考。

測繪工程碩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動態大地測量與環境變化及災害監測,空間大地測量理論與技術,精密工程測量與三維工業測量,海洋測量技術,交通導航工程、土木工程測繪、海洋工程測繪、水利工程測繪、礦山工程測繪等。

擴展資料

測繪工程碩士的基礎課程包括外語、自然辯證法、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矩陣論、數值分析等。測繪工程碩士的技術基礎課主要有現代測量數據處理理論、高等應用測量、近代大地測量、誤差處理與可靠性理論、攝影測量原理、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圖數據庫與地圖數據處理等。

測繪工程碩士專業課程有高等物理大地測量、動態大地測量、變形觀測數據處理、精密工程測量、GPS數據處理、數學規劃在測量中的應用、當代攝影測量、圖像處理與分析、地圖數學模型的原理與分析、土地信息系統、土地資源評價的理論與 *** 、土地經濟學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測繪工程碩士

測繪工程考研科目

測繪工程考研科目包括數學一、英語一、政治以及所考學校指定的一門測量學科目。

測繪工程考研的具體方向主要分為三個:

1、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了解近代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的進展與動態。掌握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的數據采集與數據處理 *** 。一般就業方向有: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國土以及城市等相關設計的工作; *** 或企業相關部門的技術管理工作。

2、攝影測量與遙感,基于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原則具備航空和衛星影像數據處理、分析和解譯能力的專業人才。主要的就業方向有:鐵路、公路勘測設計部門,環境保護,自然災害防治,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相關部門從事技術,科研或管理等工作。

3、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 及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能力。相比起前兩個專業,會更加具有實際操作性,對專業要求更高,考研難度也是更大的。一般就業方向有: *** 、高校等從事相關的研究、技術開發管理工作;相關勘測設計研究院與地球空間信息相關的科研工作。

測繪工程專業考研考那所學校容易些?同時專業課都考什么?

具體每所學校情況不同,分別如下:

1、武漢大學A+測繪學院的測繪是國內更好的了,但是每年考這個學校的人很多,它專業課考試大地測量學。

2、 中國地質大學A 這個學校的測繪重在攝影測量遙感等領域。

3、 河海大學A 這兩年測繪水平有所上升,初試測量平差,但是不是很難。你可以選擇這個學校。

4、西南交通大學B+,這學校重在鐵路方面,但是測繪水平業內前10名左右,初試考試測量學,內容包括鋼尺量距、水準儀使用、經緯儀、全站儀使用、各自存在什么誤差,如何改正之類的。大題簡答題較多,比較好考。

5、長安大學B+,這學校測繪業內也是前十名,這兩個大學是211,不是自主劃線,比較好考。雖然這學校說是考試數字測圖這本書,但是這本書上好多都是測量學的內容。

6、西安科技大學B+,這個學校的工程比較好,且重在礦山測量方面,比上面幾個學校都好考。

測繪專業考研方向有哪些?

測繪專業考研方向方向主要1

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

2

攝影測量與遙感

3

地理信息系統

4

地圖制圖。

遙感較前沿,前景很好,如果喜歡可能選擇,但需求相對不那么大。地信是最熱門的專業,從事測繪軟件的開發與應用,必然很好,但考研競爭就勢必大了,要有覺悟。測量范圍最廣,包括工程測量,大地測量,GPS,都是測繪的支柱型專業,前景很好。綜上,如果以后想多內業工作,少外業,就地信,如果不是,則可以選擇大地測量。還有一門叫固體地球物理,就看你有興趣沒了,研究地球內部的,比如地震

測繪工程考研方向

院校專業:

基本學制:四年 | 招生對象: | 學歷:中專 | 專業代碼:081201

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數理基礎和人文社科知識測繪資質管理類考研,掌握測繪工程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 基本技能,接受科學思維和工程實踐訓練,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能在測繪、規劃、國土資源、 礦山、交通、水利、電力等部門從事測繪工程技術及相關領域的生產、設計、開發、研究、教學及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人文社科、數理基礎、測繪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等 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測繪項目設計、技術開發、工程應用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訓練, 具有運用所學知識從事測繪工程實踐及技術創新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職業道德、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

2.具有從事測繪工程專業工作所需的數學、地球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識;

3.熟悉測繪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具有良好的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和服務意識;

4.掌握扎實的測繪學科基本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測繪數據分析能力,具有 從事測繪生產的專業技能,測繪資質管理類考研了解測繪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前沿、技術發展動態和行業需求;

5.具有綜合運用所學測繪工程專業的理論進行項目方案設計和工程實施及解決工程實際 問題的能力;

6.具有信息獲取和職業發展學習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進行測繪工程軟硬件系統 的集成開發和設計、技術改造與創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具有應對危機 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初步能力。

9.具有相關領域的創業能力。

主干學科:測繪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地球物理學。

核心知識領域:本專業的知識體系由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綜合教育3部分構成。通識教育 包含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管理科學、外語、計算機信息技術、體育和實踐訓練等;專業教育包 含專業基礎、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實驗與實踐訓練等,涵蓋地球空間信息采集技術、數據處理理論 和 *** 、測繪信息表達與應用、計算機 *** 與信息系統、大地測量學與導航定位、工程與工業測 量、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等核心知識領域;綜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 專業實踐教育、社情國情教育,通過開展各種學術交流和社會實踐活動,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提高 人文素養和專業素質。

核心課程示例:

1.示例一:專業核心課程包括測繪學概論(18學時)、大地測量學基礎(54學時)、數字地形 測量學(72學時)、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45學時)、地圖學基礎(45學時)、GPS原理及其應 用(45學時)、遙感原理與應用(45學時)、地理信息系統原理(45學時)、數字圖像處理(36學 時)。

(1)大地測量與衛星導航方向:物理大地測量學(45學時)、空間大地測量學(45學時)、地 殼形變(45學時)、GPS測量與數據處理(36學時)、導航學(45學時);

(2)工程與工業測量方向:攝影測量學(54學時)、工程測量學(54學時)、GPS測量與數據 處理(36學時)、變形監測數據處理(36學時)、工業測量(36學時);

(3)航天航空測繪方向:攝影測量學(54學時)、遙感物理(36學時)、航空與航天成像技術 (45學時)、數字攝影測量學(45學時)、遙感圖像解譯(36學時);

(4)城市空間信息工程方向:城市空間信息學(45學時)、城市災害應急管理(45學時)、GIS 工程設計與實踐(45學時)、城市規劃原理(45學時)、 ***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45學時)、土地資 源管理學(45學時)。

2.示例二:數字測量學(64學時)、地圖學基礎(48學時)、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56學 時)、大地測量基礎(56學時)、數據結構與測繪軟件開發(48學時)、計算機地圖制圖(48學時)、 衛星導航與定位技術(40學時)、地理信息系統原理(48學時)、攝影測量基礎(40學時)、遙感原 理與應用(40學時)、礦山測量學(48學時)、工程測量學(48學時)、變形與沉陷工程學(48學 時)、土地整治與復墾(32學時)、資源信息學(32學時)。

3.示例三:測繪學導論(16學時)、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64學時)、計算機地圖制圖(64學 時)、數字測圖原理與 *** (72學時)、大地測量基礎(56學時)、攝影測量基礎(48學時)、GPS原 理與應用(56學時)、遙感原理與應用(48學時)、地理信息系統原理(40學時)、測量程序設計 (56學時)、精密測繪儀器原理與使用(48學時)、變形監測與災害預報(40學時)、數字攝影測量 (56學時)、創新專題設計(16學時)、科技論文寫作(16學時)、工程測量學(56學時)、礦山測量 學(56學時)、GPS數據處理(32學時)、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48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集中實習、課程設計、工程實踐、綜合設計、畢業設計(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踐能力:建立測量控制網和地球坐標系統,地理空間信息采集、處理與應用,測繪 生產技術,項目設計與管理。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職業能力要求

職業能力要求

專業教學主要內容

專業教學主要內容

《工程測量學》、《攝影測量學》、《GPS測量實習》、《控制測量實習》、《地理信息系統原理》、《GIS原理與應用》、《Auto CAD的應用》、《GPS測量原理與應用》、《精密工程測量》、《大地測量學基礎》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無人機遙感。

專業(技能)方向

專業(技能)方向

工程類企業:地質勘查、工程測繪、工程測量、竣工測量、監理工程; 儀器類企業:儀器設計、儀器制圖; *** 、事業類單位:國家基礎測繪建設、陸海空運載工具導航與管理、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職業資格證書舉例

繼續學習專業舉例

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

一、測繪工程專業就業前景

目前開設測繪工程專業的學校很少,測繪工程就業率幾乎是100%。擁有測繪工程碩士培養資格的學校更是鳳毛麟角,測繪工程碩士就業前景更是一片光明。報考測繪工程專業的學員,多是還未畢業,就有用人單位上門來要人了。

測繪工程就業方向一般分為內業和外業。一般女生做內業的比較多,就業于房產公司,室內設計裝潢公司,進行室內測量測繪工作,對軟件的運用要求會比較高,尤其是autocad、3dmax等制圖軟件。男生大多從事野外測量,就業于 *** 部門如測繪院、規劃局、地礦局或者就業于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如中鐵、中建、地鐵建設等,根據單位的不同,進行調繪、放樣、隧道測量、測圖、規劃等工作。擁有碩士學位的測繪工程碩士就業方向主要在地理信息系統、攝影測量、GIS等。

綜上所述、測繪工程就業情況總體來說是不錯的。測繪工程專業男生就業情況要比女生要好,多在野外工作,測繪工程專業女生就業于機關的會比較好。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鋪開,鐵路、公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城市交通、房地產開發、水利設施修建、國土信息采集與管理等大型項目的實施,社會需要大量的測繪人才,因此測繪工程專業就業形勢看好。

測繪是輔助性行業,但工程類都離不開測繪,發展還是蠻有前景的。

掙多少得看你的學歷、你進的單位的效益、你的個人能力。單位進事業單位,設計院一類的,穩定;中鐵類的國企太奔波,本來就是艱苦行業,出差很多,外業很多。

本科畢業要是進個設計院、測繪院,相對穩定,平時出去個10多天的外業,一個月4、5千很正常。

大國企,外業那是天天出,一出去好幾個月,工資也就3、4千吧,去工礦類的比較穩定,但一般都是郊區或者荒無人煙,環境差點,也能4、5K吧,專科的話能差點。

例如一位碩士畢業生,985院校,工作單位是省測繪研究院,月薪1W多點,一個月戶外作業20天左右,每月在單位歇個10天左右。

當然了,上述說的只是大致情況,實際情況跟學歷、畢業的學校、單位、能力,都息息相關,工資不能說出個具體的數來。測繪還是蠻有前景的,比較稀缺。要是能吃苦的話,還是蠻不錯的行業,也算是比較能掙錢的了。

二、測繪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從事國家基礎測繪建設、陸海空運載工具導航與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設、礦產資源勘察與開發、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等測量工程、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實施和研究等方面工作。

1、畢業生可到市政、測繪、規劃、國土、房產等 *** 事業部門以及信息技術公司從事測繪工程勘察設計、實施、管理與開發工作。

2、畢業生可到設計院、施工企業、監理公司、咨詢公司等從事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

3、畢業生可到高校、科研部門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測繪工程專業就業崗位

土建工程師、土木土建工程師、測量員、測量工程師、測繪工程師、機械工程師、銷售工程師、機械設計工程師、技術支持工程師、gis開發工程師、測繪員、施工員等。

對應職業(崗位)

對應職業(崗位)

其他信息:

是什么 測繪工程主要研究測繪學、空間精密定位與導航、城市與工程建設及其測量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空間、大地地貌、地質構造等各種信息的測量并繪制成地形圖,常于野外作業。例如:煤、石油等礦產資源的勘查,交通地圖的繪制,工程效果圖的繪制等。 學什么 《工程測量學》、《攝影測量學》、《GPS測量實習》、《控制測量實習》、《地理信息系統原理》、《GIS原理與應用》、《Auto CAD的應用》、《GPS測量原理與應用》、《精密工程測量》、《大地測量學基礎》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無人機遙感。 干什么 工程類企業:地質勘查、工程測繪、工程測量、竣工測量、監理工程; 儀器類企業:儀器設計、儀器制圖; *** 、事業類單位:國家基礎測繪建設、陸海空運載工具導航與管理、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