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是為了加強對測繪資質地理信息需要測繪資質么的監督管理地理信息需要測繪資質么,規范測繪資質行政許可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而制定地理信息需要測繪資質么的。下面是中達咨詢帶來的關于測繪資質管理規定的主要內容介紹以供參考。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主要內容:
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應當依法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負責全國測繪資質的統一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 *** 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測繪資質的監督管理工作。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
測繪資質的專業范圍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海洋測繪、地圖編制、導航電子地圖 *** 、互聯網地圖服務。
測繪資質各專業范圍的等級劃分及其考核條件由《測繪資質分級標準》規定。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是甲級測繪資質審批機關,負責審查甲級測繪資質申請并作出行政許可決定。
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是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批機關,負責受理、審查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并作出行政許可決定;負責受理甲級測繪資質申請并提出初步審查意見。
省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托有條件的設區的市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受理本行政區域內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并提出初步審查意見;可以委托有條件的縣級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受理本行政區域內丁級測繪資質申請并提出初步審查意見。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 *** ,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 *** 免費咨詢:

測繪資質管理規定
之一條 為了規范測繪資質管理,維護測繪市場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凡從事測繪活動的單位,必須取得《測繪資質證書》,并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測繪活動。第三條 測繪資質分為甲、乙、丙、丁四級。其中,甲級測繪資質包括甲(特)級和甲級。
各等級測繪資質的具體條件和作業限額由《測繪資質分級標準》規定(見附件)。第四條 測繪資質審查實行分級管理。
國家測繪局為甲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甲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為乙、丙、丁級測繪資質審查機關,負責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受理、審查和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地方性法規或規章,委托市(地)級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承擔本行政區域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申請的受理工作。
縣級以上各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測繪資質的監督和管理。
軍隊測繪主管部門負責軍事測繪單位的測繪資質審查。第五條 測繪業務劃分為:大地測量、測繪航空攝影、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地籍測繪、房產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圖編制、海洋測繪(含港口和內陸水域測量)。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
(二)有《測繪資質分級標準》中規定的相應的儀器設備和設施;
(三)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
(四)獨立的法人單位,并有固定的住所。第七條 申請甲級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向國家測繪局提出申請,也可以由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申請轉報國家測繪局。
申請乙、丙、丁級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向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也可以由申請單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市(地)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將其申請轉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第八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原件或復印件):
(一)符合國家測繪局規定樣式的《測繪資質申請表》一式四份;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三)法定代表人的簡歷及任命或聘任文件;
(四)符合規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證書、任命或聘用文件、合同、畢業證書、身份證;
(五)當年單位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名冊;
(六)符合規定數量的儀器設備的證明材料;
(七)測繪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和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的證明文件;
(八)單位住所證明;
(九)可以反映本單位技術水平的測繪成果證明材料;
(十)應當提供的其他材料。第九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如實提交有關材料,并對其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第十條 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形式的,受理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材料后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單位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規定形式的,或者申請單位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其申請。否則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第十一條 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對申請單位所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需要對申請材料的實質內容進行核實的,由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或其委托的下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指派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核查。第十二條 對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查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測繪資質審查機關領導批準,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并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單位。
申請單位符合法定條件的,測繪資質審查機關應當作出予以批準的書面決定,并于作出決定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申請單位頒發《測繪資質證書》。
測繪資質審查機關作出不予批準的決定,應當向申請單位說明理由。第十三條 《測繪資質證書》分為正本和副本,其式樣由國家測繪局統一規定,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測繪資質證書》編號形式為:等級+測資字+省、自治區、直轄市編號+順序號。
沒有測繪資質可以存儲資料嗎
不可以。測繪資質設立的原則之一是為了保護國家的地理信息數據安全,沒有測繪資質是沒有資格接觸測繪成果的資料的,所以你需要辦理測繪資質之后才能進行測繪的經營活動。
湖北省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管理規定
之一條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促進地理信息資源共享,保障地理信息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地理信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中的作用,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凡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開展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活動,提供、使用地理信息數據的(包括網上登載、公開展示等),應遵守本規定。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或稱地理空間信息系統工程,下同)測繪是指采用現代測繪技術、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等高新技術,對與地理空間相關的信息進行采集、描述、管理,集成和提供各類地理信息數字產品的活動。
本規定所稱地理信息數字產品是指地理信息數字數據及其表現形式(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圖、數字柵格地圖、數字線劃地圖及其復合產品,各類電子地圖產品、以其集成的各類地理信息系統)。第四條 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省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督管理。市(州)、縣(市、區)人民 *** 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工作的監督管理,業務上接受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
縣級以上有關部門依照職責協同做好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管理的相關工作。第五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工作的單位,必須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取得測繪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測繪資質證書,并在測繪資質證書規定的業務范圍內從事活動。
從事經營性測繪活動,應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辦理營業執照后,方可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業務。第六條 凡委托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任務的,必須選擇具有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資質的單位承擔。第七條 使用財政資金的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項目,發展改革主管部門在批準立項、財政部門在審批資金前,應當征求同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有適宜測繪成果的,應當充分利用已有的測繪成果,避免重復測繪。
實行招投標的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項目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測繪市場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進行公開招投標,并實行測繪項目監理。項目所在地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招標、投標活動實施監督;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行政區域內的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項目的招標、投標活動,由其共同的上一級測繪行政主管部門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實施監督。第八條 從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的單位,必須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進行測繪項目登記和匯交測繪成果目錄或副本。第九條 縣級以上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成果質量的監督管理。測繪單位對其完成的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成果質量負責。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成果須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第十條 從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應嚴格執行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無規定的,可在合同中約定,并嚴格按合同約定的標準執行。第十一條 從事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的單位必須嚴格按測繪成果管理的有關規定,通過測繪成果歸口單位領用基礎測繪成果資料。領用的基礎測繪資料不得擅自復制、 *** 、網上登載或向第三方提供。第十二條 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產品中以紙質地圖或電子地圖形式公開出版、發行、展示、網上登載的,應按有關規定報省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第十三條 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產品中涉及國家秘密的,其提供、復制、網上登載都必須符合國家保密規定和測繪成果管理規定,不得泄露國家秘密。對外提供的產品中必須標明資料密級和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所有權單位的名稱。第十四條 為避免重復測繪,保證信息共享,對已經完成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各有關使用單位不得自行利用基礎測繪資料生成地理信息數據。
有關使用單位需用基礎測繪資料生成地理信息數據時,須報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第十五條 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測繪產品具有知識產權的,適用有關法律的規定。
使用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產品涉及他人合法權益的,應事先取得所有權人的同意。未經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使用。第十六條 建立和推進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共享機制。使用和加工國家和省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應按國家規定與數據提供單位簽訂數據使用協議并支付使用費。
測繪公司資質辦理條件
申請與受理
第六條 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具有企業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資格;
(二)具有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儀器設備和辦公場所;
(三)具有健全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測繪成果檔案管理制度及保密管理制度和條件;
(四)具有與申請從事測繪活動相匹配的測繪業績和能力(初次申請除外)。
第七條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將測繪資質行政許可的依據、條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錄等向社會公布。
第八條 測繪資質審批機關應當健全測繪資質管理信息系統維護機制,實現測繪資質行政許可在線受理和審查,方便管理相對人,提高行政效率,增強管理能力。
第九條 初次申請測繪資質的單位,應當提交下列材料的原件掃描件:
(一)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法定代表人的簡歷及任命或者聘任文件;
(二)符合要求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證,畢業證書與測繪及相關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年限證明材料或者任職資格證書,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等材料;
(三)符合要求的儀器設備所有權證明及省級以上測繪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測繪儀器檢定單位出具的檢定證書;
(四)單位辦公場所證明;
(五)健全的測繪質量保證體系證明;
(六)測繪成果及資料檔案管理制度材料;
(七)測繪成果保密管理制度材料。


獲取資料
顧問電話
評論已關閉!